旅游服务优劣,谁说了算?今年5月份,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,舟山的旅游服务环境,游客不用再凭各自感觉说“好、坏”,完全可以对照我市制订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和36个地方特色旅游服务标准来“计量”。“只要逐条对照‘海滨浴场服务安全要点’和‘救护队管理办法’,什么时间巡逻、巡逻几次,发生险情如何处理,每条都做到并做好,服务肯定没问题了。 ”6月20日,在朱家尖南沙景区,海滨浴场救护队队长王亮把今年新进的19名救生员集中起来,逐条讲解有关海滨浴场服务安全和救生员管理的标准,并给新员工每人发一份,要求其对照学习,依照执行。
王亮告诉记者,有了标准化,不仅自己培训员工方便了、员工学习方便了,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整体服务也提升了。
标准化认证,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较为熟悉的一种模式,“标准”对企业就意味着生产力,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“通行证”。而海洋旅游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,“标准”对舟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,同样意味着生产力、竞争力。
朱家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应艳君对此深有感触。作为试点单位,南沙景区去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服务标准化,旅游投诉纠纷呈下降趋势,而通过标准化的实施,企业也得到了“好处”。去年“十一”期间,景区通过医务室就诊登记,发现其中有两天发生了三四起游客脚被竹签戳伤事件,第三天景区就采取措施,通过广播提醒、摊主劝告、增设垃圾箱等方式,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发生。“有了标准,我们渔农家乐的经营变得简单了,生意也好了。 ”位于朱家尖大乌石塘的“渔夫客栈”女老板张飞英说,2008年刚开起渔家乐时,完全靠自己一步步摸索经营,辛苦不说,有时很容易忽视细节。现在有了《渔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质量规范》的地方标准,就变得简单多了,只要照标准做就可以了。在张飞英提供的渔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中,记者看到,不仅有开办渔农家乐需具备的条件,也包括服务中需要做到的规范,细到厨房如何设置、餐厅应具备哪些设施、服务时要注意什么礼仪等,甚至对冷水、热水的供应时间也进行了明确。
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,旅游服务标准化创建从2011年3月正式启动,围绕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旅游六要素,并结合舟山的佛教文化、海洋文化、美食文化以及渔民的生活、渔业捕捞等方式进行了标准细化。截至目前,已经制订特色地方标准36个,其中,《燃香类产品安全条件》《燃香产品有害物质测试方法》上升为国家标准,而海滨浴场、游艇安全等标准都属于首创。
“旅游标准对旅游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来说,意味着有章可循;反过来,对于来舟山的游客来说,一旦发生纠纷,则是‘有法可依’。 ”市质监局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办主任刘宏伟介绍,如以舟山最吸引游客的沈家门夜排档而言,经常发生游客对海鲜价格、海鲜制作的质疑。此次制订出台的《海鲜排档服务规范》和《舟山海鲜菜肴标准》,就对店主必须明示菜品价格、如何制作菜肴等作出了明确规定。
另据了解,为方便游客旅游,我市还专门制订了《舟山海洋旅游标志用特色图形符号》地方标准,并在全市改正和新增了1万多个旅游标志标识,游客即便不带旅游攻略,也一样玩转舟山。与老标准相比,新标准增加了“滑泥运动”“游艇基地”“邮轮码头”“禅修基地”“印象普陀剧场”5个图形符号,修改了“海滨浴场” “渔家乐”2个图形符号。同时,规范了“普陀山”“寺庙”“高尔夫”“渡轮”等图形符号的使用。
|